2023年3月17日下午,从成都飞往北京的航班上一名乘客突发疾病,呼吸急促,乘务组进行广播寻医。同舱的四川友谊医院急诊科主任包东亮及神经内科主任郭长江听到广播后,立即起身前往机舱后排。
女孩戴着氧气面罩吸氧,呼吸急促,满头大汗,但好在意识清醒。由于有20年的哮喘病史,在登机前发现笔记本电脑落在安检处,女孩跑步取回登机时已有轻微不适症状,起飞1小时后,患者出现头晕、手麻、呼吸急促等情况。
“别紧张,我是医生。”作为一名长期在一线工作的急诊科医生,包东亮首先安抚患者。出示工作证后,包东亮使用急救箱内听诊器等设备对患者进行了检查,郭长江从旁协助,进行完整的体征检测及心肺功能评估后初步诊断患者出现了“过度通气综合征”。随后得知患者随身携带沙丁胺醇,包东亮一边协助患者喷药,一边安慰患者,帮助她放松心情,调整呼吸,患者体征逐渐平稳。航行期间心系患者的包东亮还多次起身询问患者身体状况。飞机安全降落后包东亮和郭长江并未马上离开,在确认患者“呼吸恢复正常,头晕、手麻症状消失并能正常行走”后,方才放心离开。
由于包东亮和郭长江的准确判断、正确干预和定期观察,让患者转危为安,航班乘务组和女孩多次向四川友谊医院的两位医生表达感谢。万米高空之上,友谊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患合一,给予患者信心与力量。